(A) 期刊論文
〈《管子•心術上、心術下、白心、內業》四篇「道」「氣」概念試探〉,《中國文學研究》第12期,1998年5月,頁167-184。
〈郭象自生說探義〉,《中國文學研究》第16期,2002年6月,頁71-94。
〈梁武帝「立神明成佛義記」—形神之爭的終結與向佛性思想的轉向〉,《漢學研究》第22卷第2期,2004年12月,頁211-244。
〈從涅槃經、眾生正因說到沈約的神不滅思想—南朝佛性學說與形神理論關係之考察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第22期,2005年6月,頁269-312。
〈目的與工具之辨—楊朱思想的論證基礎與根本關懷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第29期,2008年12月,頁125-156。
〈神與真—王弼的心性理論〉,《文與哲》第17期,2010年12月,頁47-82。
〈郭象的無心與忘境之說〉,《漢學研究》第30卷第4期,2012年12月,頁1-34。
〈罔然無心與真性逍遙―郭象的心性理論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第39期,2012年12月,頁71-104。
謝如柏,2014年3月,〈張湛的心性理論─無想境界與無心工夫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第44期,頁1-42。(THCI Core)(NSC100-2410-H-260-034-)
〈嵇康的心性觀─真樸之性與無措心境〉,《東吳中文學報》第28期,2014年11月,頁1-26。
〈王弼自然與名教觀中的實踐與心性意蘊〉,《淡江中文學報》第31期,2014年12月,頁55-89。
謝如柏,〈阮籍之心性觀—靜萬物之神、定性命之真〉,《淡江中文學報》第35期,2016年12月,頁243-276。
(B) 專書
《《列子》「命」概念及其相關問題研究》,碩士論文,林麗真教授指導,1999年5月,頁1-169。(台北,花木蘭文化出版社,2010年9月出版,頁1-154。)
《從神不滅論到佛性論—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》,博士論文,林麗真教授指導,2006年7月,頁1-560。(台北,花木蘭文化出版社,2010年9月出版,頁1-485。)
(C) 研討會論文
〈郭店竹書〈性自命出〉心性論探析〉,第一屆「出土文獻學術研討會」,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,2000年8月,頁1-12。
〈僧肇的神與神明概念〉,「佛教思想與文學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臺大文學院暨佛學研究中心/蒙古國立大學外語學院,2008年11月,頁412-429。
〈神與真—王弼的心性理論〉,「日月雅集―中國語文學系教師論文發表會」,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,2009年11月,頁1-29。
〈惠達《肇論疏》所見之格義現象〉,「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,2014年10月,頁1-25。
(D) 研究計畫
神與真—王弼性情論析探,NSC
98-2410-H-260 -002 -,2009/08/01~2010/07/31
神明洞察與任性無心—郭象心性論析探,NSC 99-2410-H-260 -068 -,2010/08/01~2011/07/31
神心獨運—張湛心性論析探,NSC
100-2410-H-260 -034 -,2011/08/01~2012/07/31
凝神復樸—嵇康心性論研究,NSC
101-2410-H-260 -030 -,2012/08/01~2013/07/31
靜萬物之神、定性命之真—阮籍心性論研究,NSC 102-2410-H-260 -041 -,2013/08/01~2014/07/31
向秀《莊子注》心性論研究,MOST
103-2410-H-260 -027 -,2014/08/01~2015/07/31
聖人無迹:郭象迹冥觀研究,MOST
104-2410-H-260-033 -,2015/08/01~2017/1/31
心神體冥與丈六即真—惠達《肇論疏》思想研究,MOST 105-2410-H-260-039 ,2016/08/01~2017/07/31
美惡自彼、於佛無二:六朝佛教本迹問題—以僧肇為中心之研究,MOST 106-2410-H-260-034 -,2017/08/01~2018/07/31
(E) 學術獎勵
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薛明敏先生學術論著暨文學創作獎—學術論著類優等獎(2004)
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學術研究獎(2015)
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傑出研究教師(2015)
(F) 專題演講
「從東晉玄學研究看當代思想研究的新趨向」,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,2008年4月24日。
「南朝《涅槃經》佛性論與形神理論的交涉:以沈約為例」,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,2014年11月10日。
〈寶亮的佛性論〉,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,2017年04月10日。